广元朝天区kaiyun注册打造全市首家乡村“微型科普馆”
栏目: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5-03-21 08:33:47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8日电 (张敏 徐小婷)近段时间,喜欢“科技探秘”的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学生杜小萌和她的一众小伙伴放学后有了好去处,落地沙河镇飞仙关社区的全市首家乡村“微型科普馆”,为她们自由遨游科学知识海洋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据了解,飞仙关社区“微型科普馆”项目是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沙河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结对共建的成果,旨在通过文明实践“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将科技资源下沉至基层,kaiyun入口为乡村儿童提供科学启蒙平台,探索“科普惠民、教育润心”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飞仙关社区“微型科普馆”,占地30余平方米的馆内,集纳了3台互动式触摸屏展台、8套益智科普玩具及14件墙挂式展示仪器,涵盖了声光电、力学、天文等科学领域。

  飞仙关社区党委副书记、“微型科普馆”负责人赵彬介绍,除馆内的科普展区外,在飞仙关社区农家书屋,还特别打造了“科普图书角”,涵盖自然科学、生活常识等领域的读物,可以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需求。

  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沙河镇计划将科普馆作为辖区小学的“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确保场馆可持续运营,成为青少年的“科学乐园”和村民知识充电的窗口,让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直观体验变得触手可及。

  “今天,在科普辅导员的指导下,我探究了电影的放映原理,还观察了穿‘墙’而过的奇妙现象,非常有趣。”沙河镇小学学生李明函兴奋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沙河镇组建了由退休教师、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等10余人构成的科普辅导员队伍,结合文明实践工作定期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模式,与辖区3所小学开展深度合作。

  而结合飞仙关社区标准化未成年人保护站,“微型科普馆”还创新推出“科普教育+成长关爱”双驱联动模式,志愿者团队不仅教授科学知识,还开展安全教育、心理辅导等特色服务,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

  同时,通过收集学生现场参观体验的感受和意见,沙河镇正计划推出“家庭科普日”“科技小达人竞赛”等特色活动,实现校内知识与校外实践的无缝衔接。

  “以前孩子放周末不是在家抱着电视看、就是要手机耍,现在每周都盼着到科普馆,回来还给我们普及科学知识呢!”科普馆虽然微型,但带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改变却是巨大的,看着自己孩子不再沉迷电视、手机,转头对各种科学知识产生了强烈兴趣,家长王莉莉发自内心的高兴。

  “通过‘微型科普馆’项目,将科技赋能与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形成了‘群众受益、社会支持、政府引导’的良性循环。”沙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实践不仅为乡村儿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学启蒙地”,也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从“微型科普馆”的落地到文明实践“一村一品”模式的深化,沙河镇以科技为笔、以文明实践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了崭新篇章。据了解,自2025年1月“微型科普馆”启用以来,已接待青少年及单位团体300余人次;围绕“我们的节日”开展了3场未成年人关爱活动。(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kaiyun入口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