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小乔的手机屏幕还亮着——她刚抢到了泡泡玛特最新款的LABUBU毛绒玩偶。“心情不好时买一个安慰自己,心情好时更要买,奖励自己!kaiyunAPP”她笑着说。
小乔是泡泡玛特的狂热粉丝,多的时候她每月要为此花费数千元。社交平台上,像小乔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端盒”(一次性买齐整套盲盒)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二手交易平台上,限量款玩偶价格翻了数十倍仍被秒杀。
狂热背后,是泡泡玛特庞大的用户帝国。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中国内地注册会员数突破4608万,全年新增会员超1172万——相当于每天有3.2万人加入这个“潮玩俱乐部”。
3月27日,港股泡泡玛特股价涨幅扩大至10%,创历史新高。而后股价还在不断拉升,截至3月31日收盘,泡泡玛特总市值达2102亿港元。3月26日,泡泡玛特发布了一份令行业震惊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3%。
截至今年2月,我国潮玩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4.9万家,2024年以来新增注册企业约1.3万家,行业热度持续升温。然而,在这一增长背后,即便是最头部的企业,盈利能力也呈现出明显分化。
作为国内知名的拼搭玩具品牌,布鲁可凭借“中国版乐高”之称和“中国最大拼搭角色类企业”的地位赢得市场关注,也是继泡泡玛特之后第二家在港交所上市的IP玩具生产与销售商,一度被市场期待为“第二家泡泡玛特”。
然而尽管品牌热度高企,其盈利之路依旧艰难。2024年财报显示,布鲁可实现收入22.41亿元,同比增长155.6%。但令人关注的是,布鲁可集团2024年依旧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4.01亿元,同比2023年增加94.59%。这已是布鲁可连续四年亏损。
潮玩品牌TOPTOY背靠名创优品,2024年全年收入9.8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事实上,受全球经济恢复不如预期、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2024年中国玩具出口表现并不理想。海关数据显示,我国玩具去年实现出口额为398.7亿美元,同比下滑1.7%。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CEO王宁放下“狠线年希望集团整体销售能突破200亿元,海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销售超百亿元。尽管基数越来越大,但公司整体充满信心。”
当其他潮玩品牌还在苦苦挣扎时,泡泡玛特的盈利能力一骑绝尘。kaiyunAPP2024年,其毛利率达到66.8%,较2023年的61.3%提高5.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泡泡玛特称,毛利率的增长一是因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渠道收入占比的增加,二是不断优化供应链端成本控制,三是自主产品占比提升,外采商品逐渐减少。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IT时报》记者,国产原创IP的潮玩,可以在国内激活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并形成一定的线下消费场景,拉动周边,特别是商场的年轻人“含量”,对于拉近实体经济和年轻人的距离,都有带动作用。而在海外市场,一方面可以成为现有文化出海“新三样”之外的“第四极”,还可以让中国“谷子”(周边商品)成为海外年轻人的心头好,尤其是可以让二次元产品如《哪吒2》《黑神话:悟空》打破次元壁,从虚拟走向现实,形成衍生消费链。同时,国内优秀IP的火爆,亦可成为IP衍生潮玩的宣传队、播种机,为中国潮玩在海内外市场的孵化和扩张,做好催化剂。
泡泡玛特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用“里程碑式的突破”来描述2024年其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营收收入。
2024年,泡泡玛特首次将海外业务划分为四大区域。其中,东南亚市场营收24.0亿元,占比47.4%,同比增长619.1%,是四大区域中收入占比最高以及业务增速最快的区域;东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营收13.9亿元,收入占比27.4%,同比增长184.6%;北美市场营收7.2亿元,收入占比14.3%,同比增长556.9%;欧澳及其他市场营收5.5亿元,收入占比10.9%,同比增长310.7%。
“被下滑的质量劝退了,最近出的芭比系列本来挺期待的,但出来后发觉不好看,做工也不行。”曾经的泡泡玛特深度用户小月表示,“身边不少以前的重度用户,现在都很‘佛系’了”。
另一方面,张书乐向记者表示,国内谷子经济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主流二次元IP多来自日韩和欧美,国内知名IP影响力偏弱,消费场景、演绎场景也较为局限,主流说法往往是盲盒、卡牌和Cosplay,缺少更多玩法和周边衍生链。此外,一些国产热门“谷子”出现几十倍乃至百倍溢价,在二级市场上不断被炒热的情况,则可能导致市场过热“高烧”,对行业健康发展和国产IP的成长不利。
但下一个LABUBU在哪里?如何让MOLLY们永不过时?这些问题将决定这个潮玩帝国能走多远。